发布日期:2025-07-29 07:09 点击次数:169
当2025年亚洲内容大赏提名名单揭晓时,白鹿与白敬亭的名字同时出现在视后视帝候选栏中,这不仅是两位演员的个人高光时刻,更标志着中国剧集在全球化语境下,正以"新生代力量"开拓文化输出的新路径。
白鹿《北上》:运河里的女性成长史诗
在《北上》中,白鹿饰演的夏凤华完成了从花街少女到运河工程师的蜕变。为贴近角色,她苦练苏北方言、实地体验工程师工作,甚至因长期暴晒导致皮肤状态贴近角色的"市井感"。这种"沉浸式演技"不仅获莫言等文化界人士认可,更让《北上》创下广电认证的十六年收视新高,豆瓣开分7.3,并入围白玉兰最佳美术、摄影奖。
该剧以大运河申遗为背景,将非遗元素融入现代叙事,被《人民日报》海外版评价为"用运河故事讲透中国女性的时代觉醒"。剧集播出后引发的文旅热潮令人瞩目:昆山巴城老街工作日日均客流超1万人次,相比去年同期增长566%;运河沿线民宿预订量同比暴涨215%,非遗工坊订单排期已至2025年国庆。
白鹿在采访中说:"奖项是惊喜,演夏凤华时,菜市场阿姨说'你演得像我闺女',那一刻比拿奖开心。"这种扎根生活的表演理念,让她在与韩国演员朴恩斌(《狂医魔徒》)、IU(《苦尽柑来遇见你》)、日本演员广濑铃(《谁看见了孔雀在跳舞》)的竞争中占据独特优势。
白敬亭《难哄》:现偶剧的东方美学革新
白敬亭在《难哄》中塑造的"毒舌暖男"桑延,凭借细节化表演成为观众热议焦点——标志性挑眉、与对手戏演员互动时微颤的手指、独处时泛红的眼眶,被网友称为"现偶演技教科书"。
这部打破传统套路的都市情感剧,不仅成为Netflix全球热播爆款(最高日榜第6),更以"东方浪漫美学"跨越文化壁垒。剧中对合租生活的细腻刻画,让东南亚观众产生强烈共鸣,推动国产偶像剧从"流量输出"转向"文化共鸣"。数据显示,该剧TikTok相关话题播放量达39.65亿次,覆盖190余个国家地区,在台湾、香港以及越南、马来西亚等地持续霸榜TOP1。
白敬亭为贴近桑延"少年感与沧桑感并存"的特质,特意减重10斤,去理发店观察发型师"嘴硬心软"的状态。他坦言:"桑延让我知道,演员的价值不在热搜上,在观众心里的'记住'里。"这份对角色的深度挖掘,使他在与韩国顶流朴宝剑(《苦尽柑来遇见你》)、朱智勋(《外伤重症中心》)的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亚洲影视的"神仙打架"时刻
本届亚洲内容大赏竞争堪称"巅峰对决"。奖项评委团由柏林电影节前评审、韩国资深编剧等组成,选片标准"挑剔"——不看名气,只看角色是否"立得住",故事是否"有共鸣"。
面对多元文化评审标准,中国演员展现出极强的适配性:白鹿为贴合国际评审习惯,提前打磨英语台词;白敬亭则调整表演节奏,适应Netflix的全球播放逻辑。正如评委所言:"他们证明了好的表演能突破语言隔阂,让情感成为共同的语言。"
值得关注的是,两位演员都曾突破"流量"标签的桎梏。白鹿接《北上》时,团队曾担心"正剧没人看",她坚持"夏凤华让'演'有意义";白敬亭推掉多部"甜宠剧",选《难哄》这个"没多少恋爱戏"的剧本,因"桑延的孤独感打动了我"。
国剧出海的"内容+技术"双轮驱动
白鹿和白敬亭的入围,揭示了华语剧集出海的新路径:
题材多元:从《北上》的非遗文化到《难哄》的都市情感,打破了海外对国剧"古偶为主"的刻板印象。《北上》中5.2万种丝线、耗费2180工时完成的《运河千里图》绣品,现在每天接到定制咨询电话超300通;《难哄》中"桑延蛋糕"在台湾单周爆卖300只,带动当地旅游相关消费。
技术赋能:两部作品均采用4K HDR拍摄与杜比全景声技术,保障海外播放质感。《北上》搭建1:1实景船坞还原90年代运河风貌,《难哄》用AI动态捕捉优化微表情,让跨文化表演更具说服力。
结语:从"流量"到"留量"的行业启示
当白鹿和白敬亭站在亚洲内容大赏的提名名单上,他们代表的不仅是个人,更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剧新时代。从2024年胡歌(《繁花》)、林依晨(《不够善良的我们》)获奖,到2025年"双白"入围,中国演员连续两年在这一亚洲顶级奖项中占据重要位置。
正如《人民日报》海外版评价《北上》是"新时代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",这两部作品证明:好的内容不需要翻译,能打动人心的,永远是共通的情感。无论最终奖项归属如何,白鹿和白敬亭的"双强"入围,已经为华语影视行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——在"快餐式拍戏"盛行的当下,仍有人愿意沉下心,用一两年磨一个角色,用一部作品回应一次质疑。
这场跨越国界的艺术盛宴,标志着中国剧集从"圈地自萌"到"扬帆出海"的历史性转折。当运河文化与东方浪漫通过屏幕走向世界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演员的成长,更是一个行业用实力赢得尊重的坚定步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