恒盛娱乐介绍 你的位置:恒盛娱乐 > 恒盛娱乐介绍 >

《资治通鉴》:项羽当时占尽优势,为何不直接称帝?

发布日期:2025-07-29 04:20    点击次数:193

《资治通鉴》之鸿门宴

鸿门宴,这场发生于秦末汉初的著名历史事件,恰似一面镜子,映射出人性、权力、谋略等诸多复杂内涵。它并非一场简单的宴会,而是各方势力在特殊历史时期相互竞争、利益博弈的写照。

一、权利约定

秦朝末年,各地纷纷起义。陈胜、吴广失败之后,项羽和刘邦所率领的两支队伍,成为反抗秦朝的主力。

由于之前与各路诸侯有过约定,即谁先攻入咸阳,谁便可称王。刘邦率军率先攻入关中并灭秦,于是刘邦以关中王自居。为占据富饶的关中地区,他一边派兵把守函谷关,防止其他诸侯军队进关;一边在关中招募士兵,增强自身实力。

项羽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后,想要率领诸侯军进入关中。到达函谷关时,发现关门紧闭,项羽才知晓刘邦已攻陷关中。

二、利益冲突

项羽觉得刘邦破坏了“先入关者王之”的约定,极为恼怒,便派黥布等人攻破函谷关,将军队驻扎在新丰鸿门,并且派兵驻守函谷关以压制刘邦。

不料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为得到项羽的封赏,派人告知项羽:“刘邦占有了秦朝的全部珍宝,他想在关中称王,还让子婴做丞相。”

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对立。

当时的形势是,项羽拥有四十万大军,而刘邦的军队仅有十万人,双方实力相差悬殊。

项羽的谋士范增认为刘邦有天子之相,建议项羽趁机除掉他。

项羽因而对刘邦产生戒心,决定通过宴会试探其意图并伺机将其除掉。

项羽的叔父项伯,与张良关系一直很好。张良此时正追随刘邦。项伯听到项羽要攻打刘邦的消息,就连夜赶到刘邦的军营,偷偷会见张良。项伯把听到的事情详细告知张良,想劝张良跟他一起离开,莫要跟着刘邦送死。张良认为自己是韩王派给刘邦的人,在刘邦遭遇危难时逃走,是不仁不义之举。于是,张良进去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刘邦。

刘邦大为吃惊,说道:“这件事该怎么办呢?”张良让他估量自己的军队能否抵御项羽的进攻。刘邦沉默良久,才说:“肯定抵御不了啊!这可如何是好呢?”张良请求让自己去告诉项伯,说刘邦绝不敢背叛项羽。于是刘邦让张良帮他把项伯请进来,以便他以兄长之礼相待。

刘邦亲自端起一杯酒,向项伯敬酒祝福,并与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。项伯应允了刘邦,还嘱咐他次日早点亲自去向项羽请罪,刘邦也答应了。

刘邦在得知项羽将要攻打自己时,能迅速抓住机会,拉拢项伯,并且接连问了两次:“为之奈何?”他的手足无措、窘态尽显,或许会被世人讥笑,但刘邦不逞匹夫之勇,在项羽面前能委屈自己,甚至在部下面前,也不掩饰自己的恐惧。

项伯当晚赶回鸿门后,立刻进入军营求见项羽。项伯把刘邦的话详详细细地报告给项羽,并趁机劝说道:“如今人家立了大功,您却要不讲仁义地去攻打。不如从此之后好好对待他。”项羽同意了项伯的话。

刘邦为博取项羽的信任,先从项伯入手,笼络项伯,让他在项羽面前说好话。这一招着实高明。

刘邦次日早晨便到鸿门来见项羽,只带了一百多随从。到了鸿门之后,刘邦向项羽谢罪。“大家都是在攻打秦朝。只是我也没料到自己会先进入关中,灭掉秦朝,然后与将军在此相见。如今您与我之间产生了一些误会,都是因为一些小人在搬弄是非。”项羽回答道:“若不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,我也不至于如此啊!”项羽于是留刘邦和他一起饮酒。

刘邦懂得适时采取屈辱退让的策略,言辞谦卑,试图换取项羽的信任。这便是成大事的第一步:能屈。刘邦能放下面子,这使得他立国称王的计划迈出了第一步。

三、宴会布局

饮酒之时,项羽和项伯朝东坐,范增朝南坐,刘邦朝北坐,张良朝西陪侍。酒席间,范增不停地给项羽使眼色,还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羽杀掉刘邦,项羽却默默没有反应。

看来刘邦的低声下气已经讨得项羽的欢心,自大的项羽怎会想到对方是口蜜腹剑。

四、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

范增于是起身出去招来项庄,吩咐项庄进去给刘邦敬酒,敬完酒之后表演舞剑,然后趁机把刘邦杀死在座位上。

项庄进入里面,端起酒杯给刘邦敬完酒,就拔剑起舞。项伯见项庄舞剑,知道他想趁机杀死刘邦,于是也跟着站起来拔剑起舞。每当项庄想要刺杀刘邦的时候,项伯都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,致使项庄无法行刺成功。

五、樊哙护驾,刘邦脱身

张良、樊哙等人通过情报传递现场的危机。樊哙进到里面,掀开帷帐站着,对着项羽怒目而视,头发上指,眼眶欲裂。

项羽握着剑站起来问:“进来的人是做什么的?”张良回答是沛公的护卫樊哙。项羽称赞樊哙是勇士,赏给他一杯酒喝。樊哙谢过之后,站着就把左右侍从端来的一大杯酒喝了。项羽又让赏赐给他猪腿吃,侍从们便给他一条没有煮熟的猪腿。樊哙把盾牌往地上一放,把猪腿放在盾牌上面,拔出剑来切着就吃。

樊哙以“生吃猪腿+饮酒”的粗鲁行为干扰了项庄的刺杀行动。

刘邦去上厕所,叫上樊哙一起出去,两人决定离开。鸿门距离刘邦驻地霸上有四十多里,刘邦把车辆和随从人员都留下,只带上樊哙、夏侯婴、靳强、纪信四人脱身。

项羽因优柔寡断错失击杀刘邦的良机,而刘邦通过巧妙示弱与精准判断成功脱险,印证了“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”的古训。

刘邦走之前让张良留下来道歉,让他献给项羽一对玉璧,给范增一对玉杯,并告诉张良从小路到己方军营只有二十里地,让他估算好时间再进去。

刘邦回到自己军中,立即杀掉了曹无伤。后来,项羽和刘邦争斗了四年,最后项羽被打败,在乌江自刎,刘邦建立汉朝,史称汉高祖。

在鸿门宴中,项羽与刘邦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,一个是成大事者,一个是狂妄自大者。

刘邦准确抓住项羽爱面子的心理弱点,通过放下面子、低姿态“谢罪”消除项羽疑虑,强调兄弟情谊化解危机,展现出政治伪装能力;项羽却被“义帝之约”束缚,暴露出其政治敏锐性不足,二者格局高下立判。二者谁是真英雄,众人有目共睹。

仔细观察,这里面似乎存在一个规律:城府不深、目中无人、狂妄自大、爱面子、不会玩帝王心术的,永远只能是别人的陪衬,用自己的英名造就别人的辉煌。



Powered by 恒盛娱乐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© 2013-2024